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锦绣文博·古今共旅

2025-05-20 01:46:00

来源:【中国文物报】

5月19日,值国际博物馆日与中国旅游日双节交汇之际,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公室、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大明宫研究院携手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为主题,开展文化体验活动。8名曲江第二小学的学生担任小讲解员,以稚嫩却坚定的童声讲述大明宫历史与文物故事,在古今交融中展现文博与旅游的魅力。

开场环节,四年级学生表演历史短句《九天阊阖少年行》,通过少年与唐人李长安的跨时空对话,串联《唐人宫乐图》、三彩骆驼、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等文物,生动演绎大唐的开放气象。随后,小讲解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展厅开展导览。面对往来的游客,他们毫不怯场:含元殿建筑模型前,他们解读“千宫之宫”的建造工艺;文物展柜旁,细述鸱吻、莲花纹方砖等背后的文物密码。从建筑特色到文物价值,孩子们专业又不失童趣的讲解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数字换装体验区还邀请观众参与唐代女子化妆互动体验。游客感叹:“通过孩子们的讲解及博物馆里丰富的互动体验,对大明宫的历史文化有了更鲜活、深刻的认识,这种形式既新颖又有趣。”

活动尾声,博物馆与校方共同为小讲解员颁发证书。手捧证书的孩子们表示,此次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也体会到传播历史的使命感。主办方透露,未来将在兴庆宫、大华1935博物馆延续此类实践,让青少年讲述更多历史故事。

同期举办的还有学生创作的关于历史人物、文物及宫殿建筑的主题作品展,展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新增“大明宫遗址公益品牌形象展”,通过图文与数字人唐佑佑全息影像,呈现大明宫研究院、大明宫文保基金会的成果,不断丰富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

编辑:钱炳彰

校对:雪晓楠

审核:耿 坤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