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南沙金融30条”的重点与亮点

2025-05-26 10:09:00

王鹏

王 鹏

●“南沙金融30条”是国家赋予南沙的新一轮政策红利,有助于疏浚金融“活水”润泽南沙,推动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南沙金融30条”不仅有助于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创新高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更将推动南沙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探索南沙经验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简称“南沙金融30条”),这是继2023年2月的“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之后,国家层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第三份重磅金融专项政策。以金融支持推动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金融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枢纽功能,助力打造面向国际的金融创新高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也标志着广东在推进金融强省建设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方面迎来新利好。

紧扣南沙发展目标,全方位赋能开发开放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南沙作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肩负着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南沙金融30条”是国家赋予南沙的新一轮政策红利,有助于疏浚金融“活水”润泽南沙,推动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南沙金融30条”提出,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并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六个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紧扣南沙开发开放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环节,“南沙金融30条”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进一步深化落实《南沙方案》描绘了清晰明确的金融“施工图”。

纵览“南沙金融30条”,有三个方面突出亮点:一是突出“立足湾区”,重在促进创新创业,这是大湾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突出“协同港澳”,重在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这是粤港澳三地居民、企业的现实需求;三是突出“面向世界”,重在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这是南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南沙金融30条”不仅有助于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创新高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更将推动南沙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探索南沙经验。

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南沙方案》提出,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是创新创业的热土,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特色金融服务,帮助众多创新创业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也是现代金融机构不可忽视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南沙金融30条”开篇即提到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例如,提出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科创企业,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项目同等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企业保险补贴、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政策。在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方面,“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积极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智能风险控制等智能化金融服务”等。

推进跨境金融和服务便利化,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型节点。有序推进跨境金融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三地公共服务便利化,营造优质生活圈,将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

“南沙金融30条”中有不少创新举措,致力于推进跨境金融和服务便利化,支持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新标杆。例如,在推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在港澳居民同意前提下,允许在南沙的港资或澳资银行共享其母行掌握的同一居民信用状况”;在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支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方面,“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融通、信息共享、项目对接等专业化服务”等。

完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金融监管新模式

《南沙方案》明确提出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尤其是鼓励探索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在推进粤港澳三地之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监管合作至关重要。

“南沙金融30条”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细化了资金结算、市场交易、业务试点的具体措施。在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管理机制方面,“鼓励银行为诚信守法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提供便利的跨境结算和贸易融资等服务”“支持南沙区内基金公司参与交易所交易基金互挂及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在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方面,“支持南沙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探索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在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方面,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法治保障。

总体而言,“南沙金融30条”是为南沙量身打造的金融支持“政策大礼包”,进一步明确了南沙“三大金融定位”,将与横琴、前海、河套三地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大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系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重点课题(OBZD24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