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自产的鲜果带着露珠穿越山峦直达城市餐桌,手艺人用非遗技艺编织潮流单品,社区达人将闲置书籍转化为知识流转的载体……近年来,由自然人依法免予登记开设的自然人网店频频涌现,勾勒出了网络平台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
自然人网店这种“草根经济”快速生长的背后也暗藏隐忧:部分网店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虚假信息注册频现,消费者维权时面临“找不到人”的困境;各平台管理标准不一,对虚假交易、刷单炒信等行为监测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侵蚀消费者权益,也让用心经营的自然人网店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在此背景下,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为“草根经济”量身定制发展规范。
管理规范对自然人网店的经营环节作出周密安排:准入端统一标准,既保留创业便利,又设置质量门槛;运营端规范信息披露,让“隐身”经营变为阳光运作;退出端明确机制,实现市场良性新陈代谢;数据端打通信息壁垒,为精准监管提供数字依据。
对经营者而言,管理规范不是束缚而是赋能。当“王婆卖瓜”式的夸大宣传被真实信息公示取代,当用心经营能换取平台流量扶持,市场竞争将真正回归质量与服务本位。对消费者来说,管理规范让维权从“海底捞针”变为“按图索骥”。每个店铺首页醒目的经营者信息,都是消费者可以追溯的自然人网店“电子身份证”。
接下来,想要真正实现自然人网站的规范发展,还需各方协同发力推动管理规范落地见效。自然人网店经营者应主动适应规范要求,完善自身经营资质,真实、准确地公示信息,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用口碑赢得市场。网络交易平台需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标准优化入驻审核、运营监测、退出机制等,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行为的监测处置。加强对管理规范的宣传引导,帮助经营者合规经营。监管部门要强化对管理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治+社会监督”的协同治理格局。
平台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土固本才能茁壮成长。打造更透明、更诚信的网购市场环境,让自然人网店在统一规则下公平竞争,每一笔交易都成为可溯源的诚信买卖,消费者自然会投下信任票。今年6月份,管理规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期待各方精心“雕琢”每个执行细节,让自然人网店既保有野百合的生机,又绽放向阳花的灿烂。(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