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山成为全国医保特例单议 标准化试点城市

2025-08-19 08:19:00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曾艳春 通讯员 胡坚桐)8月18日,笔者从中山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种付费配套机制标准化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沈阳、厦门等19个特例单议标准化试点地区。其中,中山市获批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该试点的地区,这标志着中山市按病种分值(DIP)支付的方式将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早在2021年,中山已开始积极探索病种分值(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日间治疗医保管理模式,打破传统住院模式。

什么是中医日间治疗医保管理模式?在中山市中医院的中医日间治疗室里,每天有十几名患者来到这里做康复治疗,他们都是患有较严重的腰椎或颈椎疾病、达到住院标准的患者。但是,他们也能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不留院治疗,却享受住院医保报销。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患者“减负”,更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升病床周转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中山市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熙洋解释,日间病房的病人每天准时到治疗室,医院会按计划合理安排全部的治疗项目,这不仅免去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排队时间,让他们系统地接受治疗,同时也提升医院工作效率。

“接受中医日间治疗虽然不用住院,但产生的医疗费用都能按照住院比例报销。”患者林雨说,“按照住院80%以上的报销比例,对于老百姓来说,真是减负了!”

而特例单议是中山探索病种分值(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又一次创新。中山市探索的“特例单议机制”,主要目的在于支持中山发展高精尖和疑难重症医疗技术。针对采用高精尖和疑难重症医疗技术的医院,中山按照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自动计算病种分值,确保医院开展高端医疗服务时不会因亏损而却步。

“这一机制不仅有助提升中山的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更能解决群众因就医难而舍近求远的问题。”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他地市的特例单议运作模式相比,中山按年度为周期,每年定期梳理、扩展特例单议的范围,同时明确不同病种分值支付方式,形成模式化、操作简易、行政成本低、可复制性强且高效公平的标准,让愿意花费更多精力提升医疗技术,采用高精尖和疑难重症医疗技术的医院,获得相应的支持。”

近年来,中山市特例单议的范围不断扩展,从2020年的体外人工膜肺(ECMO)等82项,扩展到2025年的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等183项。年度结算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山通过特例单议结算的病例达14122例,医保基金支付10.43亿元,促进了医疗机构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同时也惠及了更多疑难病患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