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水“后浪”涌新潮
□孙连宇
浑南四路的晨雾尚未消散,沈阳奥体中心的欢呼已然升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们踏着朝阳入场——这不仅是一场赛事的发令枪响,更是青春力量与一座城市共振的澎湃节拍。
沈阳以承办赛会为支点,奋力在体育竞技与城市振兴的融合点撬动未来,为新时代无数“后浪”的奔涌铺设更加广阔的新舞台——恰如沈阳始终昂扬的奔跑姿态。
赛会是城市气质的放大镜。近年来,从沈阳旗袍文化季到啤酒嘉年华,从“厂BA”“街BA”的全民热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沈阳在精心书写着动感与活力交织的城市叙事。赛事将沈阳古老厚重的工业底蕴与青春新锐的现代气息熔铸一体,吸引八方目光,将聚光灯聚焦于此,映照出沈阳兼容并蓄的胸怀、开放自信的风采。

浑河岸边的奔跑身影与泵道公园的轮滑弧线辉映——动静之间,市井烟火与体育激情奇妙融合,于平凡日常中升腾起城市独特气质,更为沈阳勾勒出生动鲜活、生机勃勃的崭新容颜。
赛会光芒所映照的,是“后浪”奔涌,是未来可期。那些在跑道上奋力前行的年轻身影,又何尝不是中国田径未来与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赛道上跑起来的双重写照?
从新乐遗址的古老文明,到“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担当情怀,直至今日之大国重器高地的砥砺前行——正是沈阳一代代“后浪”生生不息、接力奋斗的结晶。

今日,沈阳为年轻健儿铺设赛道,也是向所有怀抱梦想的奋斗者敞开怀抱,呼唤新时代弄潮儿来此弄潮。全国青少年运动员在这里感受的不仅是赛道的弹性,还有早市夜市的烟火温情,赛场内外挥汗如雨的奋进精神以及“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的开放热忱。这些体验,让“赛事名城”的标签与“振兴标兵”的定位相互辉映,让外界看到:沈阳振兴故事,既有历史的纵深,更有当下的鲜活;既有工业的硬核,也有生活的柔软。
浑河的水波映照出青春奔跑的身影,工业重镇激荡着体育的铿锵节拍,奔涌不息的后浪跑起来,必将汇聚磅礴力量在辽沈大地上奏响一曲活力与梦想的交响乐章。

来源:沈阳日报 视频:钟俊东/拍摄 李千惠/剪辑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